按照这个原则,录音的电平自然是越大越好。但是,录音电平的大小没有上限吗?显然是有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成录音存储采用的是数字载体或模拟载体的两种情况来进行讨论。
02
数字载体的录音
对于数字载体的录音来说,一般的原则是只要不发生削波失真,响度和电平越大越好。
在数字录音的系统中,声音被麦克风拾取之后,其声压信号就会转换成电压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器被转化成一组组的数字信号,存储到硬盘之类的数字载体中。
为了提高信噪比,我们可以提高录音的响度和电平。但是,如果进入模数转换器的模拟信号过大的话,数字系统能够记录的数字信号就会达到极限。
这之后,任凭录音的响度和电平再怎么增大,数字系统记录到的数字信号也不会增大了,再大响度的声音也只会以数字系统的最大值记录下来,而超出部分的信息则会全部遗失。
这样一来,声音就会出现硬削波失真,原本的声音波形会变成一种类似于方波的波形。而在回放出现了这种情况的声音时,我们就会听到一种不属于原始声音的高频丰富且刺耳的噪声。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确保进入模数转换器的信号不超出系统极限值就很有必要了。数字录音系统中一般都会有以dBFS为单位的测量信号电平的满刻度电平表,而0dBFS则是其极限值。
低于0dBFS的信号都能被正常地记录下来,而超出0dBFS的信号就都会发生硬削波失真。录音师在录音时要做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确保进入系统的声音电平都是低于0dBFS的。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超过0dBFS的信号也不是完全不被允许的,比如在想要刻意营造失真的感觉的时候,越大的信号可能效果越好。
03
模拟载体的录音
虽然模拟录音如模拟磁带录音就目前来说已经被数字录音挤出了主流,但是这种录音方式仍然有其可取之处。
对于录音时的响度和电平的控制,模拟录音和数字录音是不同的。对于模拟系统来说,像数字系统那样严格的失真限制是没有的,常见的做法是尽可能调大响度和电平,而偶尔超出极限值则是允许的。
这是因为,在模拟系统中信号过大带来的失真往往是以软削波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失真的出现比起数字系统中的硬削波失真来说是较为缓和的,一般很少会出现大量高频丰富且刺耳的噪声。
模拟录音的这种特性恰恰是很多录音师和混音师所追求的。因为模拟录音中出现的软削波失真带来的往往并不是对原始音频的破坏,而是润色。
事实上,除了软削波失真之外,模拟录音往往还会同时有均衡、压缩的效果。特别是模拟磁带录音的压缩效果。
目前,很少有压缩器能做到这种效果,因为模拟磁带的压缩效果对应的压缩器设置应该是低阈值、可变压缩比、无限长的启动和释放时间。这种压缩不断地在复合波形的峰值上发生着。
在现在这个数字音频的时代,仍然有很多插件厂商在不断地推出一些模拟磁带效果器,其实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模拟录音的音色和音质的一种执念。
在用数字录音系统完成了录音后,用模拟磁带效果器对录制好的音频进行处理,其实也是很多录音师和混音师的工作流中较为基本的一环。
(向上滑动阅览)
音乐文化|音乐审美 |音乐教育 |音乐学习 |五线谱 |民族记谱法 |和声 |卡农 | 古典音乐 |交响乐 |爵士乐 |摇滚乐队 |噪音音乐 |夜曲 |指弹 |民乐| 强力集团 |钞票上的音乐家(上) |钞票上的音乐家(下) |中国摇滚 |不插电 |电子音乐 |Lo-Fi音乐 | 8bit音乐| 音乐评论 |
音乐理论|国际标准音 |十二平均律 | 五度相生律/纯律 | 中国古代律制 | 二十四大小调 |中古 调式 |大小调 |转调 |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 |和弦标记 |转位和弦 |中国民族调式 | 日本民族调式 | 三分损益法/五度相生律 | 通奏低音 | 平行五度/平行八度 | 三全音 | 谱号| 五度圈 | 人声音域| 王道进行 | Leading Bass和声进行 | 三种小调 | 旋律大调/和声大调 | 复合和弦 | 负面和声 | Alt音阶 | Swing | “So What” | 增六和弦 | 那不勒斯六和弦 | 六声音阶 | 终止式 | 超级玛丽终止式 | 调式互换 | 调式音乐 | 切分节奏 |单对双的节奏 |延伸音 |
乐器及演奏|管弦乐团配器 |乐器音域 |管风琴 |钢琴 |键盘类 |古琴 | 木吉他 | 电吉他 | 电吉他效果器 | 指弹吉他 |CAGED System |3NPS |贝司 |手风琴 |特雷门 |中提琴 |低音提琴 |单簧管 /双簧管 |三角铁 |架子鼓 |定音鼓 |唢呐 |移调乐器| 钢琴伴奏织体| 提琴揉弦 |T1213121 |大横按 |钢琴踏板Ⅰ |钢琴踏板Ⅱ |萨克斯风 |打击乐器 |
现代音乐|宿主 |混音/母带 |母带 | 百万调音师 |MIDI| 音频格式 | DJ |声音设计 |作曲/写歌 |旋律创作 |流行音乐的曲式结构 |作曲/编曲 |传统和声/流行和声 |人声和声 |虚拟歌手 |杜比音效 |记录旋律 |听力 |翻唱/改编 |Pro Tools更新 | 相位抵消|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 人耳的声源定位 | 立体声录音 | 虚拟低频 | 谢帕德音调 | Hi-Res | 削波 | 不同颜色的噪声 | 混叠 | 等响曲线 | 掩蔽效应 | 硬削波/软削波 | AI作曲 | 谐波失真 | 过载/失真/法兹 | 吉他类乐器的录音 | 钢琴类乐器的录音 |架子鼓的录音 |
音乐设备|声卡 |动圈麦克风/电容麦克风 |麦克风的指向性 | 动圈耳机/动铁耳机 | 监听耳机 | 808鼓 |监听音箱 | 倒相孔 | 啸叫 |家庭录音室 | MIDI设备 | 电子键盘 | 二分频/三分频 | 大三芯/卡侬头/大二芯/莲花头 | 调音台的接口 | 调音台的旋钮和按钮 | 调音台的类型 | 监听扬声器的类型 |
音乐制作|耳机混音 | 导出分轨 | 混响 |混响效果器 |卷积混响/IR |混响效果器的类型 |抽吸效果 | 滤波器 | EQ/动态EQ/多段压缩 | 压缩器的参数 |压缩效果器的类型| 压缩器的Attack和Release |OTT | 限幅器 |噪声门 |降噪 |调制类效果器 | 效果器的连接方式 | M/S处理 | dBSPL/dBm/dBu/dBV/dBFS | 基本波形 |采样精度 | 采样率 |
c返回搜狐,查看更多